炒洋芋粑粑
2016-10-20 15:02:13 三秦游 编辑:秦人
岚皋是洋芋适生区,不仅种植量大面广,而且淀粉含量极高,因而做出的洋芋粑粑醇香敦厚、粘而不腻、软而不绵、怡心爽口,让人百吃不厌。
洋芋易保管耐存放,农民在洋芋下山时将其摊铺于床下或楼板上,只要空气能流通,一般都不会腐烂,一直能存放到第二年接上新洋芋。因而洋芋粑粑不是时蔬,一年四季都有,只要想吃就一定能吃上。做时先选一些大洋芋洗净,刮皮后再清洗一遍,然后置于糙石上或钻有很多小眼的铁皮上磨细成浆,加水过滤,并将过滤后的渣和沉淀出的精粉和在一起,搅匀成糊状,之后用铁勺舀在加油的锅里,煎成一张张白里透黄、比筷子稍薄点的圆形薄饼,出锅摊凉后切成方形小块,再加油入锅,放上花椒、青辣椒、生姜、大葱、盐等佐料,反复不停翻抖,最后再加入韭菜和蒜泥水提升香味,一盘香气四溢的炒洋芋粑粑就做成了。
炒洋芋粑粑这道菜,相传源于唐朝开元年间,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据传洋溪河里有一饱读诗书的赵秀才,一日携书童赴京赶考,却在南宫山中不知不觉迷了路。因赵秀才平日里废寝忘食刻苦攻读,书童常伴其左右,二人皆很少出门,没有方向感,所以在南宫山中转了几天才顺着一条小溪走到了山边,这时身上带的干粮早已吃的一干二净,秀才二人饥肠辘辘,全身乏力,勉强支撑着身子走到最近的一块熟地里,可斯时已是冬季,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。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,二人找寻了半天,终于找到二十余个农民收获时遗漏的隔生子洋芋。便如获至宝,急忙捡回放在一罩岩窝里的石板上,又出去找些干柴准备烤着吃。谁知回来时洋芋竟被一从罩岩窝上掉下的石头不偏不倚压了个正着,赵秀才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开石头,见洋芋已被砸的半边三块。书童年轻气燥,盛怒之下干脆捡起石头把洋芋砸了个稀烂。
眼见天已黑透,秀才二人只好燃了一堆篝火,因疲劳过度,不知不觉便睡着了。黎明时分,二人被一股浓郁的香气惊醒,睁眼一看,见摊着稀烂洋芋泥的石板不知为何竟被移到了火上,上面的洋芋泥已熟,粘成了一张薄饼。二人急忙撕下一块喂进嘴里,竟香甜无比,似乎是此生从未吃过的美味。便想到这人迹之处定是神仙在暗中相助,于是千拜万谢后信心十足的上了路,经过层层选拔考试,赵秀才最后竟中了头名状元,被分配到金州做官。
做官后的赵秀才成了赵大人,他十分怀念在南宫山脚下吃的洋芋泥饼的味道,一日终于忍不住让厨师依样做了一份,只是厨师在做时给洋芋去了皮,并加了盐和佐料同炒,赵大人接连吃了三大盘,并亲自命名为洋芋粑粑,要求厨师此后每餐必做此菜。赵大人爱吃炒洋芋粑粑的消息不胫而走,其制作技术很快传回岚皋,家乡人吃后都赞不绝口。而且部分长吃之人竟然治好了多年的老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胃疼、习惯性便秘、皮肤湿疹等疾病。
于是,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菜便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,且历久不衰,成了人们为劳动加油、为日子调味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好菜。
点击查看pc网页
相关链接:
三秦游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(三秦文化综合群)
三秦游群②:24288209 (旅游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(车友、自驾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④:70760386 (年票专属群)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(旅游咨询群)
三秦游群⑥:82616561 (旅行社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⑦:93966174 (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 (投稿群)
三秦游群⑨:134982308 (摄影作品分享群)
微博互动平台:
新浪:
http://e.weibo.com/sanqinyou
腾讯:
http://t.qq.com/sanqinyou
关注“三秦游”微信号: sanqinyou 用微信,添加朋友,或扫一扫,以下二维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