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城美食之:煎水面
2016-10-28 17:43:10 韩城市政府网 编辑:秦人
在昔日韩城乡村,人们把煮熟的面条捞到碗中,浇上调制好的菜汤,就称之为“煎水面”。
“煎水面”的做法是,先和面,在和面水中加入适量盐和碱面,以增加面条的筋度。和好后盖上干净的湿巾,让其饧一个多小时。在这段时间内,将面团至少揉两次。这样擀出的面条才会软、筋、滑。
“煎水面”要求面条又薄又细又长。擀面水平不高的主妇,很难达到这个标准。所以,以前专门有人给人擀面,称“面匠”。在乡村给老人过寿时,多吃长寿面,由于就餐人多,所以事主就请面匠前来帮忙。擀面匠来时带一把专切面条的大刀,再带一块用麻纸裱的厚厚的纸板,因为纸板很平,专为切面用,在纸板上切出的面条不连刀。
面匠给人干活时,从和面到擀面、切面、下面,每道工序都要自己亲自干,以保证面条质量,显示出一种可贵的敬业精神。
在下面前,先调菜汤。将水烧开,下入所备的蔬菜。主菜多为白菜或豆角、茄子、芹菜等,搭配的菜有白豆腐、油炸豆腐丝、菠菜、大葱等。讲究一点的还要加入黄花、木耳、海带。再讲究一点的就是加入猪肉臊子了。调料用姜末、面酱、盐、十全大料面。之后加入明油、香油,以增加其香味。传统的做法,可加胡椒,但不用辣椒。这也是“煎水面”风味的独特之处。
由于以开水制做菜汤,韩城民间将开水称“煎水”,为了表示这种面条与其他面条的区别,并突出其汤的特点,故将其起名为“煎水面”。当然,也有人不用开水而用沉淀后的鸡汤或骨汤,但只是个例,并非主流。
下面条时要旺火,否则面条会被焖粘乎。
面条下好后先捞到一个凉水盆里,涮去其粘汁,然后分成一撮一撮的小起子。食用时,在放入调料的热水锅中回热,再烧上菜汤,即可端上餐桌。
煎水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、一筷子挑起不断线,吃到口中往内抽,那种感觉确实爽。其二是汤清味醇,吃一口面,喝一口汤,非常惬意。
“煎水面”和时下的岐山臊子面有些相似。但韩城人为什么不称为“臊子面”而要称“煎水面”呢?
在韩城人的食文化概念中,只有把脔制好的小块猪肉、羊肉才称“臊子”,蔬菜入汤,是不能称为“臊子”的。而在以前的农村,乡民生活都比较艰苦,除了有事,一般人都舍不得花钱买肉,吃一顿制作比较讲究的素汤面,便算是一次享受。
因菜汤中无“臊子”,所以就不能叫“臊子面”。另外“臊子面”也可是“粘面”(干面条),也可是汤面条,由于其名称内涵界定不明确,所以韩城人就未采用这个名称。
但为什么又不称“汤面”呢?因为在韩城乡民的食谱中,已经有了“汤面”这种饭食,即把本顿所要吃的面条全部下入一个大锅中,倒入炒好的蔬菜,调好调料后连面事汤舀入碗中,人们便把这种带汤的面条就叫“汤面”,也称“连锅面”。仔细推敲,这个名字非常贴切。因为做这种饭时,锅中的水已溶入面条中的各种成份,变成了溶液,即面汤或糊汤,所以称其为“汤面”,再恰当不过了。但“汤面”的汤与“煎水面”的汤在本质上区别甚大,所以只能各用各的名称。单从这两种饭食的得名,我们便可看出韩城食文化的精深。
点击查看pc网页
相关链接:
三秦游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(三秦文化综合群)
三秦游群②:24288209 (旅游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(车友、自驾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④:70760386 (年票专属群)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(旅游咨询群)
三秦游群⑥:82616561 (旅行社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⑦:93966174 (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 (投稿群)
三秦游群⑨:134982308 (摄影作品分享群)
微博互动平台:
新浪:
http://e.weibo.com/sanqinyou
腾讯:
http://t.qq.com/sanqinyou
关注“三秦游”微信号: sanqinyou 用微信,添加朋友,或扫一扫,以下二维码: